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2、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 3、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区。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4、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以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总危险。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在可耐受情况下还可进一步降低。 5、钙拮
在我先前的“肾性高血压降压目标值多少合适”一文中,对不同疾病引起的高血压降压目标值有一个建议。现在我们再来谈一谈老年患者在降压目标值上有什么特殊的不同,有多个研究显示,在大于65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当降压目标值低于120/70mmHg时,发生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是好事,但另外一件不好的是猝死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了。所以我们在确定一个患者的降压目标值时要综合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平衡考虑,才能为患者带来最大的生命质量效益。
1、少吃盐:每天3到6g (半到一啤酒瓶盖);食盐中使血压升高的成分是钠离子,吃的盐多,进入体内的钠离子也会增多,从而使大量的水分在身体内潴留,造成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血管压力增大等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血压的升高。 2、多吃高钾高钙低钠食物:增加饮食中钾的摄入。每天补充钙对降低血压颇有裨益 。高钾高钙低钠食物有哪些呢? 蔬菜水果类;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 3、戒烟:香烟中含有大量尼古丁,吸烟后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还可引起血管收缩或痉挛,
有人说最贵的降压药是好药,也有人说最便宜的药是好药,其实这都不够准确。医学实践证明,只有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降压药。 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二是降低各种因血压高而引起的并发症,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衰、脑卒中、肾衰等。能够达到这两个目的药,应该说都是有效的药物。但由于不同患者的情况各不相同,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判断某一个药是否合适。这此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饮食结构、伴随疾病、家族史、是否吸烟等,也包括民族、文化程度、经济承受力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等。 一般
现有研究已证实,气候对血压的影响很大。天气寒冷的地方高血压发病率远高于炎热的地方,而季节转换时则伴随有气温的相应变化。一年中春季转夏季、秋季转冬季时气温变化最为明显。相应地血压也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有所波动。夏天时天气炎热,机体主要通过扩张血管而散热,构成血压最重要的成分之一的血管阻力也下降,血压也随之下降。另一方面,天热时机体也会大量出汗,从而减少了血容量,使得血压进一步下降。相反,冬天到来之季,机体需要通过收缩血管而保暖,血管阻力增加,血压也随之上升。这一点在每次的北方冷空气南下时尤为明显
高血压是社区的常见病,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除偶尔头晕、头痛外常无症状,可在社区口服药物治疗。而高血压急症是指短时间内血压急剧升高,并造成靶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危重症,需住院并在心电监护的条件下应用静脉降压药物治疗。该症不仅见于嗜铬细胞瘤、肾衰竭、酒精戒断等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也可见于原发性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而又突然停药的患者。因此,及时发现高血压急症并及时转诊,也是社区医生需要面对的课题。 一般而言,高血压急症患者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常高达110 mm Hg(14.6 kPa)以上],且有
大多数高血压均需药物治疗,目前一线用药包括:B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和利尿剂等。虽然降压是“硬道理”,控制血压所带来的好处来源于降压本身,但很多患者往往合并其他疾病,在选择药物时要全面考虑。比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首选ACEI或者ARB类药物,可以保护患者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若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者心功能不全,则首先考虑B受体阻滞荆;既往脑卒中的患者,则建议应用钙拈抗剂;如果患者摄入盐过多,适量的利尿剂可能效果较好。
熟悉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助于社区医生提高高血压的管理质量。例如,B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且有一定的负性肌力作用,剂量过大可造成心动过缓、低血压和心力衰竭症状加重,少数患者可出现抑郁、乏力和性功能障碍。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要从小剂量开始,每2周左右加量一次,同时嘱患者注意有无气短加重。非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还可造成支气管痉挛和外周循环障碍,但目前已较少使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有较强的负性肌力和降心率作用,应避免与B受体阻滞剂联用,否则可能引起严重缓慢心律失常,
某些内分泌疾病可造成高血压,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高血压合并低血钾是这类疾病的症状特点,也是诊断线索之一。但高血压合并低血钾不能与内分泌性高血压直接划等号。事实上,就发病率而言,原发性高血压服用利尿剂过量引起低钾血症更为常见。因此,社区医生遇有高血压患者出现低血钾,应先询问病史和用药情况,而不是盲目向上级医院转诊。 内分泌性高血压通常都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可循。例如: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者可有低血钾,但甲亢表现通常较为显著;库欣综合征有特征
胸主动脉夹层是临床危重症,需紧急处理。该病男性相对多见,常有多年高血压和吸烟史。患者常主诉剧烈胸背痛,疼痛为刀割样,向下放射。胸痛常突然发生,以至于患者能清楚地回忆胸痛发作的情景。若动脉瘤破121位于升主动脉,可影响无名动脉或左锁骨下动脉血供,造成脉搏减弱甚至无脉。因此,对于胸痛合并无脉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夹层动脉瘤,检查脉搏这一简单方法可以提示相当一部分病例。若不注意鉴别诊断,将这类患者误诊为冠心病而给予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可造成灾难性后果。
为了预防价格不菲的膏方过于滋补导致胃肠壅滞,中医习惯在膏方进补之前,先行煎服1~2周中药汤药,即为俗称的“开路药”。开路药的作用:健脾助运、消除宿滞(痰湿、瘀血、宿食等)或试探药物过敏。 以下人员服用膏方前建议先行汤药“开路”: (1)第一次直接吃膏方者; (2)近三月内未服用中药汤剂,欲行膏方调补者; (3)自觉体虚,但近期有腹胀、便秘、反复口腔溃疡、舌苔厚腻者,“内火”较重,直接膏方滋补易闭门留寇; (4)患有多种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病情较为复杂,
长期的高血压可使肾脏的小动脉了生硬化,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很难通过硬化的肾小球排出体外,肾脏对血液净化的功能受到损害,导致一系不良后果。高血压病人最开始出现肾脏问题的表现多是夜尿增多,此时是肾小管出现问题的信号。 其次,肾功能受损也会加重高血压,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如果肾功能受到损害,体内水盐排泄受到影响,同时一些与肾脏有关的血管性物质(与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及血压的高低有关)水平升高,会加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 在最新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对于高血压和肾脏有这样的论述: 1、高血压和肾
1、减少钠盐摄入 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我国各地居民的钠盐摄入量均显著高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每日应少于6克的推荐,而钾盐摄入则严重不足,因此,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并增加食物中钾盐的摄入量。 = 尽可能减少烹调用盐,建议使用可定量的盐勺; = 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用量; = 少食或不食含钠盐量较高的各类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香肠以及各类炒货; =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 肾功能良
高血压患者应该限制饮酒总量,选择饮酒的种类和结合自身情况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限制饮酒量则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我国男性长期大量饮酒者较多,在畲族等几个少数民族女性也有饮酒的习惯。所有研究者均应控制饮酒量。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15克。不提倡高血压患者饮酒,如饮酒,则应少量:白酒、葡萄酒(或米酒)与啤酒的量分别少于50ml、100ml、300ml。 另外, 如果您已经存在高脂血症,脂肪肝,喝酒将会进一步加重血脂代谢紊乱,这样的高血压患者其血管硬化速度
药物性高血压 药物性高血压是常规剂量的药物本身或该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引起血压升高,当血压˃140/90mmHg时即考虑药物性高血压。 主要包括: ①激素类药物, 尤其是一些治疗关节痛的药物常常含有,此前有些患者因为血压难以控制来就诊,很多医生没找到原因, 一直加不同的降压药,后来一问。说是一直在服用香港买的什么中药制剂,拿来我看,结果就是含有激素, 激素长期服用,会影响血压; ②中枢神经类药物; ③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 ④中草药类; ⑤其他。原则上,一旦确诊高血压
© 2019 雷电竞贴吧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80796号-2